时间: 2025-04-19 04:4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9 04:48:46
济事(jì sh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对事情有所帮助或能够解决问题。基本含义是指某事物或某人的行为能够有效地解决或改善当前的问题或困境。
济事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济”(帮助、救助)和“事”(事情)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济”已有帮助、救助的含义,而“事”则指事情或事务。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形成了“济事”这一词汇,含义也逐渐固定为对事情有所帮助。
在**传统文化中,济事常常与智慧、能力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一个能够济事的人通常被认为是值得信赖和尊敬的。
济事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以及在困境中找到出路的希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济事来评价朋友或同事的建议是否实用。例如,当团队面临一个难题时,我会寻找那些能够提出济事建议的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济事: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他的智慧如灯塔般济事,
引领我们穿越迷雾,
抵达安全的彼岸。
济事这个词让人联想到解决问题时的清晰思路和果断行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复杂的问题面前冷静分析,最终找到解决方案的场景。听觉上,可以想象到解决问题后的松一口气或团队成员的欢呼声。
在英语中,与济事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effective”或“practical”。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含义,即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或带来实际的效益。
济事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指解决问题,还强调了有效性和实用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济事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评价,尤其是在需要强调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时。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济事,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重要性。
1.
【济】
渡过水流。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济乎江湖。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济河,围令狐。 、 唐·李白《行路难》-直挂云帆济沧海。
【组词】
同舟共济;济胜之具、 济水、 济涉、 济运
帮助;救助。
【引证】
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 《晋书·何攀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济师来攻。
【组词】
济人利物;济拔、 济惠、 济物、 济时
2.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