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4:1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15:14
抢行: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交通中不遵守交通规则,强行通过或插队。基本含义是指不顾规则或他人的权益,强行进行某项行动。
“抢行”一词源于汉语,由“抢”和“行”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抢”有争夺、抢夺的意思,“行”则指行走或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抢行”逐渐被用来描述在交通中的不守规矩行为。
在中国文化中,“抢行”常常被视为不文明的行为,与社会倡导的礼让和遵守规则的价值观相悖。在现代社会,随着交通法规的完善和公众意识的提高,抢行行为逐渐受到更多的谴责和处罚。
“抢行”这个词常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危险、不守规矩和自私。它可能引发人们对交通安全和社会秩序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目睹过因为抢行而引发的交通事故,这让我深刻意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抢行”融入到描述城市交通混乱的场景中:
红灯闪烁,车流如织,
有人抢行,险象环生。
城市的脉搏,跳动着不安,
规则的守护,何时能成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繁忙的十字路口,有人不顾红灯强行通过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急促的喇叭声和刹车声。
在不同语言中,“抢行”可能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jumping the queue”或“running a red light”。这些表达都反映了在不同文化中对不守规矩行为的共同认知。
“抢行”这个词在描述不守规矩的行为时非常贴切,它不仅涉及交通领域,还可以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提高对规则遵守和社会秩序的认识。
1.
【抢】
(形声。从手,仓声。本义:抢夺)。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抢夺声。 、 《广东军务记》-抢夺耕牛。
【组词】
抢火、 抢行、 抢了我的东西未必能使他变富;抢案、 抢掳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