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3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32:32
“抢秋”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在秋天抢收农作物。基本含义是指在秋季农作物成熟时,农民们争分夺秒地进行收割,以避免因天气变化或其他自然因素导致作物损失。
“抢秋”一词源于**农业社会的实际需求,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用来形容任何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的紧急任务。
在**,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农民们对“抢秋”的重视体现了对粮食安全和劳动成果的尊重。这个词汇也反映了农业社会对自然规律的依赖和对时间的敏感。
“抢秋”这个词让我联想到勤劳的农民、金黄的麦田和紧张的劳动场面。它传递出一种紧迫感和对成果的珍惜。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家农业公司工作,亲眼见证了农民们在秋季如何紧张地进行“抢秋”,这种经历让我对农业劳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抢秋”:
秋风起,金黄满地,
农民挥镰,抢秋忙。
汗水滴,希望种,
丰收年,心欢畅。
想象一幅画面:广阔的田野上,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在金黄的麦浪中穿梭,耳边是镰刀割麦的声音和农民们的呼喊声,这些都构成了“抢秋”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抢秋”的词汇,但可以用“harvest rush”或“rush to harves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抢秋”这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也体现了人们对时间的重视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汇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相关概念。
1.
【抢】
(形声。从手,仓声。本义:抢夺)。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抢夺声。 、 《广东军务记》-抢夺耕牛。
【组词】
抢火、 抢行、 抢了我的东西未必能使他变富;抢案、 抢掳
2.
【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秋,禾谷熟也。 、 《尔雅》-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 、 《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秋者,少阴之选也。 、 《月令章句》-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 、 宋·范成大《颜桥道中》-处处田畴尽有秋。 、 赵树理《福贵》-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
【组词】
麦秋、 秋麦、 秋禾、 秋成、 秋苗、 秋实、 秋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