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5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58:40
词汇“[歌带]”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陈旧或特定领域的词汇。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歌带”字面意思是指装载歌曲的带子,通常指的是早期的录音介质,如磁带或唱片。在那个时代,人们通过这些介质来播放音乐或歌曲。
“歌带”一词源于对早期录音介质的称呼,随着技术的发展,从磁带、唱片到CD,再到现在的数字音乐和流媒体,“歌带”这一词汇逐渐被更现代的术语所取代。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歌带是音乐传播的主要方式。它们承载了那个时代的音乐文化,是许多人青春记忆的一部分。随着数字音乐的兴起,歌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提到“歌带”,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怀旧、复古的情感,以及对过去简单而纯粹生活方式的怀念。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家庭聚会或老友相聚时,播放一些老歌带,以此来重温过去的时光。
在创作一首关于时光流逝的诗歌时,可以这样写:“岁月如歌,歌带缠绕着往昔的旋律,在记忆的长河中缓缓流淌。”
想象一下,一个老旧的录音机播放着磨损的歌带,音乐缓缓流出,这种场景会唤起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录音介质可能有不同的称呼,但其承载的音乐文化和怀旧情感是共通的。
“歌带”作为一个词汇,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经不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对于理解音乐传播方式的变迁和人类文化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历史深度。
1.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歌,咏也。 、 《说文系传》-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 、 《易·离》-不鼓缶而歌。 、 《虞书》-歌永言。 、 《礼记·乐记》-歌咏其声也,长言也。 、 《诗·魏风·园有桃》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 《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组词】
对歌、 高歌、 歌吹、 歌鼓、 歌戏
2.
【带】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 、 《仪礼·士虞礼记》-不说带。 、 《诗·卫风·有狐》-之子无带。 、 《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 、 《世说新语·文学》-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 《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围城。
【组词】
带冕、 带围、 带钩、 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