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3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39:13
“浮丘”一词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没有明确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从字面上看,“浮”通常指漂浮、浮动,而“丘”指小山或土堆。因此,“浮丘”可以理解为漂浮的小山或土堆,但这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表达。
由于“浮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超现实的景象,如梦境中的景象。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几乎不会使用这个词。
由于“浮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可能更多是创造性的使用:
同义词:可能的同义词包括“飘浮的山丘”或“悬浮的土堆”,但这些表达同样不常见。 反义词:由于“浮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明确的反义词。
“浮丘”的词源不明确,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也没有历史文献详细记录其起源和演变。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浮丘”可能被用作象征性的表达,如在某些艺术作品中象征着超脱现实或梦幻的境界。
“浮丘”可能给人带来一种梦幻、超现实的感觉,联想到不真实的景象或梦境中的场景。
由于“浮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夜的深渊,浮丘轻舞,星辰为伴,梦回千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中,小山或土堆漂浮在空中,给人一种超现实的感觉。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轻柔、梦幻的音乐风格。
由于“浮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明确。
“浮丘”作为一个不常用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主要依赖于创造性的语境和个人联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可能不是一个重要的词汇,但在某些艺术创作中,它可以提供独特的表达方式。
1.
【浮】
(形声。从水,孚(fú)声。本义:漂流,漂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浮,氾也。 、 《诗·小雅·菁菁者莪》-载沉载浮。 、 《广雅》-浮,漂也。浮游也。 、 《论语·公冶长》-乘桴浮于海。 、 《书·禹贡》-浮于济漯。 、 《楚辞·哀郢》-过夏首而西浮兮。 、 《文选·桦·海赋》-浮天无岸。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2.
【丘】
(会意兼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地面上并立两个小土峰。本义:自然形成的小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 、 《广雅·释丘》-小陵曰丘。 、 《诗·王风·丘中有麻》-丘中有麦。 、 、 《书·禹贡》-是降丘宅土。 、 《周礼·大司徒》-北陵坟衍。 、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性本爱丘山。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苫蔽成丘。
【组词】
荒丘、 丘林、 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