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0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07:49
浮世绘(Ukiyo-e)是日本江户时代(103-188)流行的一种木版画艺术形式。字面意思为“浮世之绘”,其中“浮世”(Ukiyo)指的是“浮动的世界”或“瞬息万变的世界”,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现世享乐的追求。浮世绘通常描绘日常生活、戏剧、风景、名胜和美人等主题。
浮世绘起源于17世纪的日本,最初是作为书籍插图出现,后来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浮世绘的风格和技术都有所发展,特别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黄金时代”,出现了如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等大师。
浮世绘反映了江户时代日本社会的特点,如城市化、商业繁荣和大众文化的兴起。它不仅是艺术表现,也是社会记录,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
浮世绘常常让人联想到日本传统的美学,如“侘寂”(Wabi-sabi)和“幽玄”(Yūgen),以及对自然和日常生活的深刻欣赏。它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可能是宁静、怀旧或对精致工艺的赞叹。
在个人经历中,浮世绘可能与参观艺术展览、阅读艺术史书籍或旅行日本时的文化体验相关联。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浮世绘的线条里, 寻觅江户的月光, 每一笔都是时间的诗, 诉说着瞬息的美。”
浮世绘的图像常常与传统的日本音乐(如尺八或筝的演奏)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古典而宁静的氛围。
在西方,浮世绘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梵高就深受其启发。在不同文化中,浮世绘被视为东方艺术的象征。
浮世绘不仅是日本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艺术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它不仅展示了技术和美学的进步,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在学*语言和表达中,了解浮世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日本文化及其在全球艺术中的地位。
1.
【浮】
(形声。从水,孚(fú)声。本义:漂流,漂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浮,氾也。 、 《诗·小雅·菁菁者莪》-载沉载浮。 、 《广雅》-浮,漂也。浮游也。 、 《论语·公冶长》-乘桴浮于海。 、 《书·禹贡》-浮于济漯。 、 《楚辞·哀郢》-过夏首而西浮兮。 、 《文选·桦·海赋》-浮天无岸。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2.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
【绘】
(从糸(mì,与线丝有关),会声。本义:五彩绣品) 同本义。也作“会”。
【引证】
《说文》-绘,会五采绣也。 、 《小尔雅·广训》-杂彩曰绘。 、 《虞书》-山龙华虫作绘。
【组词】
绘绚
绘画。
【引证】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自绘败状。 、 蔡元培《图画》-绘影写光。 、 《明史》-绘像祀之。 、 《聊斋志异·促织》-中绘殿阁。
【组词】
绘像、 绘画、 绘本、 绘卷、 绘事后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