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1:56
引线穿针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引导线穿过针眼,通常用来比喻在复杂或困难的情况下,巧妙地解决问题或促成某事。它强调的是技巧和精确性。
在文学作品中,引线穿针 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聪明才智或巧妙手段。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的巧妙方法。在专业领域,如工程或设计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精确的操作或设计。
同义词:巧妙、精巧、细致、精准 反义词:粗枝大叶、马虎、草率
引线穿针 这个词汇源自实际的手工艺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扩展到比喻性的使用,用来形容任何需要精确和技巧的活动。
在文化中,引线穿针** 常与女性的手工技能联系在一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已经超越了性别和手工技能,成为形容任何需要精细操作和巧妙思维的活动的通用词汇。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是一种精细和巧妙的感觉,联想到了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如刺绣或精密仪器组装。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引线穿针来形容一位朋友在处理家庭矛盾时的巧妙方法,她总能找到最合适的时机和方式来解决问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她的心思如引线穿针, 在生活的织布上绣出希望的花纹。”
视觉上,我联想到一位女子在灯光下细心地穿针引线,画面温馨而专注。听觉上,可能是针线穿过布料的细微声音,伴随着轻轻的呼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hread the needle",虽然在字面上相似,但在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上可能有所不同。
引线穿针 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具体的动作,更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在复杂情境中巧妙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注重细节和技巧,以更有效和优雅的方式处理问题。
万乞吴二娘怎生做个方便,到黄府亲见小姐询其下落,做个穿针引线之人。
安老爷、安太太便在这边暗暗的排兵布阵,舅太便在那边密密的~。
1.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
2.
【线】
(形声。从糸(mì),戔(jiān)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糸,泉声。-线,缕也。 、 《公羊传·僖公四年》-中国不绝如线。 、 《红楼梦》-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
【组词】
线儿提的、 毛线;丝线;缝纫线
3.
【穿】
(会意。从牙,从穴。牙在穴中,表示穿通的意思。本义:穿通,穿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穿,通也。 、 《诗·召南·行露》-何以穿我墉。 、 、 《三国志·诸葛亮传》-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 司马光《资治通鉴》-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组词】
穿墉、 穿着鼻、 穿穴、 穿空、 穿胸
4. 【针】 (会意。从金,从十。最初用的竹针,写作“箴”,后来有了金属的针,写作“鍼”(针)。本义:缝衣的用具)。 同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