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0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00:27
词汇“元驹”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且带有古典色彩的词汇。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元驹”进行分析:
“元驹”字面意思是指初生的马驹,即小马。其中,“元”有初始、第一的意思,“驹”指小马。因此,“元驹”可以理解为最初出生的小马。
在文学作品中,“元驹”可能用来形容年轻、充满活力的新生力量,或者比喻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使用,因为它过于文雅和古典。在专业领域,如畜牧业或古文研究中,可能会提及“元驹”来具体指代初生的小马。
“元驹”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频率在古代文献中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大大降低,主要保留在文学作品或古文研究中。
在**传统文化中,马象征着力量和速度,因此“元驹”也常被用来比喻年轻一代的活力和潜力。在古代,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工具,因此对马的描述往往带有特殊的文化意义。
“元驹”这个词给人一种清新、充满生机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青春、活力和无限的可能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有机会使用“元驹”这个词,但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偶尔会遇到这个词,它让我感受到古代文人的雅致和对自然界生物的细腻观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元驹”:
春风拂过草原,
元驹跃动,蹄声如歌。
青春的律动,
在岁月的长河中,
绘出最美的篇章。
想象一匹初生的小马在草原上奔跑,阳光洒在它柔软的毛发上,这种画面给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小马欢快的蹄声,充满活力。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元驹”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young foal”(英语)或“jeune poulain”(法语)可以传达相似的概念。
“元驹”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也能够丰富个人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
1.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
2.
【驹】
(形声。从马,句声。本义:两岁以下的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驹,马二岁曰驹。 、 《诗·角弓》-老马反为驹。 、 《周礼·校人》-执驹。 、 《汉书·刘德传》。注:“年齿幼少,故谓之驹。”-武帝谓之千里驹。 、 《淮南子·脩务》-夫马之为草驹之时。
【组词】
驹儿隙、 驹阴、 驹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