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5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55:54
怒猊渴骥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怒、猊、渴、骥。字面意思如下:
基本含义是指愤怒的狮子和渴望奔跑的良马,形容人或事物处于极度激动或渴望状态。
该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激烈情感或迫切愿望。在口语中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在专业领域,如文学评论或历史叙述中,可能会用来形容历史人物的情感状态。
同义词:
反义词:
该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古代文人对狮子和良马的描述中提炼而来。在古代文学中,狮子常被用来象征力量和威严,而良马则象征速度和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人的情感状态。
在**文化中,狮子和良马都是正面的象征,分别代表力量和速度。因此,怒猊渴骥在文化上常被用来形容积极向上的情感状态,如斗志、求知欲等。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烈的动力感和紧迫感,让人联想到不断前进、不屈不挠的精神。它激发人们内心的激情和渴望,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考试前感到压力巨大,那时的心情可以用怒猊渴骥来形容,充满了对成功的渴望和对失败的恐惧。
在诗歌中,可以将怒猊渴骥融入到描述奋斗和追求的诗句中:
心中怒猊渴骥,
不畏风雨,不惧艰难。
只为那一抹晨曦,
照亮前行的路。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头愤怒的狮子和一匹渴望奔跑的良马,它们的形象充满了力量和动感。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激昂的音乐,如交响乐中的高潮部分,充满了激情和动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burning with a desire" 或 "driven by a fierce passion",虽然不如怒猊渴骥那样形象和具体,但也传达了类似的情感状态。
怒猊渴骥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和动力。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1.
【怒】
(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怒,恚也。 、 《国语·周语》-怨而不怒。 、 《诗·邶风·柏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 唐·柳宗元《三戒》-驴不胜怒。 、 唐·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 、 晋·干宝《搜神记》-王怒。
2.
【猊】
也称“狻猊”,即狮子。
【引证】
陆游《大风登城》-微风不动金猊香。
【组词】
猊座、 猊糖、 猊炉
3.
【渴】
(形声。从水,曷声。本义:水干 )。
口渴。
【引证】
《广韵》-渴,饥渴。 、 《诗·王风·言子于役》-苟无饥渴。 、 《诗·小雅·采薇》-载饥载渴。 、 宋·苏轼《浣溪沙》-日高人渴漫思茶。
【组词】
好渴;当你渴的时候到罐子那里去喝水
4.
【骥】
(会意。从马,冀声。按左传,冀之北上,马之所生,是冀亦兼会意。本义:好马;良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骥,千里马也。 、 《论语·宪问》-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组词】
骥子、 骥尾、 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