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3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32:35
停工:指工厂、企业或其他生产单位因某种原因暂时停止生产活动。
“停工”一词由“停”和“工”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停”意味着停止或中断,“工”则指工作或劳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停工”逐渐成为描述生产活动中断的常用词汇。
在现代社会,“停工”常常与经济危机、劳资纠纷、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相关联。例如,全球性的疫情可能导致***停工,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
“停工”可能引起人们对失业、经济衰退的担忧,也可能让人联想到休息、调整的机会。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遇到过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短暂停工,或是因行业不景气而面临的长时期停工。
在诗歌中,可以将“停工”比喻为生命的暂停,如:“在这片寂静的工厂,时间也停工了,只有回忆在机器间穿梭。”
在英语中,“停工”可以对应为“shutdown”或“halt in production”,在不同文化中,停工的原因和影响可能有所不同。
“停工”是一个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状态的重要词汇,它不仅涉及生产管理,还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停工”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现象。
1.
【停】
(形声。从人,亭声。本义:停止,止息)。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释言语》-停,定也,定于所在也。 、 《左传·隐公三年》。注:“潢汙,停水。”-潢汙行潦之水。 、 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琵琶声停欲语迟。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余亦停弗上。 、 清·方苞《狱中杂记》-时方冬停遣。
【组词】
停床、 停市、 停刑、 停步
2.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