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5:2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5:28:07
“停妻娶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停止与现任妻子的关系,然后娶另一个妻子。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一种不道德或不忠的行为,即一个男人在婚姻中抛弃原配,另娶新欢。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绘角色的道德败坏或情感背叛。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批评或讽刺某人的不忠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伦理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婚姻法或道德规范。
同义词:弃妻另娶、另结新欢 反义词:忠贞不渝、白头偕老
同义词“弃妻另娶”和“另结新欢”都强调了抛弃原配的行为,但“停妻娶妻”更强调了行为的道德负面评价。反义词则强调了对婚姻的忠诚和长久。
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婚姻制度和道德规范。在古代,婚姻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停妻娶妻被视为极大的不道德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也有所变化,但仍然保留了其负面评价的内涵。
在**传统文化中,婚姻被视为终身大事,忠诚和责任是婚姻的核心。因此,停妻娶妻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中被视为不道德和不负责任的行为。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尽管现代社会的婚姻观念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这个词汇通常会引发负面情感,如厌恶、鄙视和不信任。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背叛、欺骗和家庭破裂。在个人表达中,使用这个词汇可能传达出对不忠行为的强烈谴责。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或批评某人的不忠行为。例如,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某位公众人物被曝出婚外情,媒体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其行为。
在诗歌或故事中,这个词汇可以被用来描绘复杂的情感纠葛和道德冲突。例如,一个角色可能在内心挣扎,是否应该停妻娶妻,这可以成为故事情节的转折点。
视觉上,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破碎的家庭照片或孤独的身影。听觉上,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悲伤的音乐或争吵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和概念也存在。例如,在西方文化中,“adultery”(通奸)和“divorce”(离婚)可以用来描述类似的行为。然而,每个文化对这些行为的道德评价和社会接受度可能有所不同。
“停妻娶妻”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强烈的道德评价色彩,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还传达了对这种行为的负面看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不忠行为的谴责,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对婚姻忠诚的重视。
1.
【停】
(形声。从人,亭声。本义:停止,止息)。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释言语》-停,定也,定于所在也。 、 《左传·隐公三年》。注:“潢汙,停水。”-潢汙行潦之水。 、 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琵琶声停欲语迟。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余亦停弗上。 、 清·方苞《狱中杂记》-时方冬停遣。
【组词】
停床、 停市、 停刑、 停步
2.
【妻】
以女嫁人。
【引证】
《汉书·吴芮传》。注:“妻,嫁女与人也。”-黥布归芮,芮妻之。 、
娶女子为配偶。
【引证】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又请妻之。 、 《孟子》-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
3.
【娶】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取,取亦声。本义:男子结婚。把女子接过来成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娶,取妇也。 、 《易·姤卦》-勿为娶女。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椒举娶于申公子牟。 、 《孟子·万章上》-娶妻如之何? 、 清·洪亮吉《治平篇》-娶妇后不过二人。 、 、
【组词】
迎娶
4.
【妻】
以女嫁人。
【引证】
《汉书·吴芮传》。注:“妻,嫁女与人也。”-黥布归芮,芮妻之。 、
娶女子为配偶。
【引证】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又请妻之。 、 《孟子》-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