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59
词汇“玩俗”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地方性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玩俗”可以理解为“玩弄世俗”或“以世俗为玩物”,即对世俗事物持有一种轻视、玩味或不认真的态度。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
“玩俗”字面意思是指对世俗事物进行玩弄或轻视的态度。它可能包含一种超脱世俗、不拘泥于常规的意味。
由于“玩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玩”和“俗”两个字组合而成,表达一种对世俗的玩味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强调对世俗的尊重和遵循,而道家思想则强调超脱世俗。因此,“玩俗”可能在道家文化中有所体现,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玩俗”可能带有一种轻蔑或不屑的情感,让人联想到那些对世俗不屑一顾、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很少遇到使用“玩俗”这个词的情况。但如果有人表现出对世俗的不屑态度,我可能会联想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玩俗”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世俗如烟,我自玩俗,
不拘一格,心随风舞。
名利场中,我独行,
超然物外,心自清。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站在高山之巅,俯瞰尘世的人,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超脱的音乐,如古琴曲,来表达“玩俗”的情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ynical”(玩世不恭),表达一种对世俗的轻蔑态度。
“玩俗”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的超脱态度,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不同的文化态度和价值观。
1.
【玩】
(形声。从玉,元声。本义:以手玩弄)。
玩耍;玩弄。
【引证】
《说文》-玩,弄也。 、 《国语·吴语》-将还玩吾国于股掌之上。 、 《左传·昭公二十年》-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 《白氏长庆集·读谢灵运诗》-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 、 《颜氏家训·杂艺》-玩古知今,特可宝爱。 、 《淮南子·精神》-玩天地于掌握之中。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摩玩不已。
【组词】
玩服、 玩爱、 玩饰
2.
【俗】
(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引证】
《说文》-俗,习也。 、 《周礼·大司徒》-六曰以俗教安。 、 《礼记·曲礼》-入国而问俗。 、 《淮南子·泛论》-循俗未足多也。 、 《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俗主亏情。 、 《荀子·乐论》-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 汉·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
【组词】
风俗、 习俗、 民俗、 俗忌、 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