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00
词汇“哀石”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语境下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哀”和“石”两个部分来理解。
结合这两个字,“哀石”可能指的是一种象征性的石头,它代表着悲伤或哀痛的情感,或者是一种被赋予了哀伤意义的石头。
由于“哀石”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象征某种深刻的悲伤或哀悼,例如在描述墓地、纪念碑或某个悲剧**时。
由于“哀石”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明确的历史记录。它可能是现代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新造词汇,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象征意义。
在某些文化中,石头可能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如永恒、坚固或纪念。因此,“哀石”可能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被用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或纪念。
“哀石”可能让人联想到悲伤、哀痛和永恒的记忆。它可能唤起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或者对某个悲剧**的深刻记忆。
由于“哀石”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我在生活中并没有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具体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哀石”来表达深刻的悲伤:
在岁月的长河中,
哀石静静地躺着,
每一道裂痕,
都是泪水的痕迹。
“哀石”可能让人联想到墓地中的墓碑,或者是某个纪念碑。视觉上,它可能是一块布满青苔的石头,听觉上,可能是风吹过墓地的沙沙声。
在不同文化中,石头可能都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墓碑是常见的纪念物,而在东方文化中,石头可能被用来象征永恒和坚固。
“哀石”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它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能力。在文学创作中,它可以被用来表达深刻的悲伤和哀悼,唤起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1.
【哀】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哀,闵也。 、 《广雅》-哀,痛也。 、 《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 《孟子》。注:“伤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柳敏碑》-呜呼哀哉。 、 《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组词】
哀咜、 哀诏、 哀哉、 哀毁骨立
2.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