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0:38
官价: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官方设定的价格,特别是在政府或官方机构控制下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它反映了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或规范。
在不同的语境中,“官价”可能有所不同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官价”一词源于汉语,其中“官”指的是官方或政府,“价”则是价格的意思。这个词随着政府对市场干预的历史而产生,并在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中有所演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官价”是经济运行的核心,决定了商品的分配和消费。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尽管市场价格占主导,但在某些关键领域(如能源、公共交通等),官价仍然存在,反映了政府对这些领域的控制和干预。
对于一些人来说,“官价”可能带来稳定和公平的联想,因为它减少了市场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然而,对于另一些人,它可能象征着缺乏灵活性和效率,因为官方定价可能无法及时反映市场供需的真实情况。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遇到过由于官价导致的商品短缺或过剩的情况,这反映了官价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的复杂性和挑战。
在诗歌中,可以将“官价”作为一个象征,代表一个时代的僵化和缺乏创新,如:
在那官价的年代, 自由的翅膀被束缚, 每一分钱,每一粒米, 都烙印着权力的痕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标有“官价”标签的商品,旁边是排队购买的人群,反映出官价政策下的社会现象。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政府公告或新闻播报中提及官价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有不同的词汇,如在苏联时期,“官价”可能对应于“госцена”(gostsena),在古巴则是“precio oficial”。
“官价”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也揭示了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特点。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官价”的含义和使用,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经济政策和社会现象。
1.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2.
【价】
用于句尾,相当于“的”、“似的”。
【引证】
《水浒全传》-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金刚从台基上倒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