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2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29:15
词汇“冢君”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现代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冢”指的是坟墓,而“君”通常是对男性的一种尊称,类似于“先生”或“阁下”。因此,“冢君”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坟墓的主人”或“已故的先生”。
“冢君”可能用于指代已故的男性,尤其是在某些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用来尊称已故的男性人物。
由于“冢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出现在特定的文学作品、历史记载或某些传统文化语境中。例如,在描述古代墓葬或纪念已故人物时可能会使用到。
“冢”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指坟墓,而“君”字自古以来就有尊称的意义。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可能是后来在某些特定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形成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对已故人物的尊称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先人的敬仰。因此,“冢君”这样的词汇可能在一些重视传统的文化环境中被使用。
提到“冢君”,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对逝去英雄的缅怀,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由于“冢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但在某些特定的写作或表达场合,如历史研究、文学创作中,可能会用到。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冢君”来营造一种历史感和哀思:
古道边,冢君静卧,
岁月长河,英雄梦断。
提到“冢君”,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墓地、沉静的石碑,以及风吹过墓地的声音,带来一种肃穆和哀伤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冢君”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已故的先生”或“墓地的主人”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相应的表达。
“冢君”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主要局限于特定的文学和历史语境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语言的丰富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不常用,但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
1.
【冢】
(形声。从宀(mì),豕(chù)声。冖,表地覆盖。将死者覆盖于墓中,故从冖。本义:高而大的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冢,高坟也。 、 《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 、 《方言十三》-冢,秦晋之间或谓之陇。 、 《诗·大雅·緜》。传:“大社也。”即祭土神的高大土坛。-乃立冢土。 、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 、 清·袁枚《祭妹文》-其下两冢。
【组词】
野冢、 疑冢、 冢人、 冢土、 冢田、 冢宅、 冢舍
2.
【君】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引证】
《说文》-君,尊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赏庆刑威曰君。 、 《春秋繁露》-君也者,掌令者也。 、 《荀子·礼论》-君者,治辨之主也。 、 《书·吕刑》-君帝清问下民。 、 《诗·大雅·皇矣》-克长克君。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十余君。 、 《三国志·诸葛亮传》-思得明君。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忧其君。 、 清·周容《芋老人传》-身名君宠。
【组词】
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 君伐、 君位、 君长、 君体、 君德、 君侯、 君公、 君父、 君子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