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5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56:01
威武: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力量强大、气势雄壮,给人以震撼和敬畏的感觉。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威严而有力”。
“威武”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来形容军事上的强大和威严。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用于军事,也用于形容人的气质和事物的气势。
在**文化中,“威武”常与英雄主义和忠诚精神联系在一起,如古代的武将和现代的军人。它也象征着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自豪感。
“威武”这个词给人以强烈的正面情感,如敬畏、敬佩和安全感。它让人联想到强大的力量和不可战胜的意志。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威武”来形容一位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的朋友,表达我对他的敬佩之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威武”:
威武的山峰,屹立不倒,
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荣耀。
在英语中,“威武”可以对应为“mighty”或“powerful”,虽然意思相近,但“威武”更多地强调了威严和气势。
“威武”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情感色彩,它不仅形容力量和气势,还蕴含着对英雄主义和忠诚精神的赞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威武”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
2.
【武】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引证】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易·履》-武大为于大君。 、 《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 《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组词】
英武、 威武、 武色、 武车、 武健、 武断乡曲
指干戈军旅之事。
【引证】
《韩非子·五蠹》-德不厚而行武。 、 《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武之国。 、 《资治通鉴》-无用武之地。 、
【组词】
武弁、 武不善作、 武训、 武略、 武教、 武运、 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