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8:03
词汇“威柄”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威柄”字面意思是指权威或权力的象征,通常指掌握权力的人所具有的威严和控制力。在古代,它可能特指君主或高级官员的权力象征,如权杖、印玺等。
“威柄”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威”指威严或威力,“柄”指权力的象征或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语境中仍被使用。
在古代**,“威柄”可能与君主制和官僚体系紧密相关,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权力和权威的认知。在现代社会,该词汇可能更多地用于历史或学术讨论中。
“威柄”可能让人联想到权威、控制和领导力,带有一定的正面情感,但也可能与权力滥用和压迫联系在一起。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个人生活中可能较少遇到与“威柄”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手持威柄,如山岳般稳固,引领我们穿越风雨。”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scepter”(权杖)在英语中,也是权力和权威的象征。
“威柄”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在讨论古代政治和权威时仍具有一定的价值。了解该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1.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
2.
【柄】
(形声。从木,丙声。本义:器物的把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柄,柯也。(柯:斧柄。) 、 《仪礼·少牢礼》-覆之南柄。 、 《仪礼·大射礼》-有柄。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椎把)铁折叠环复。
【组词】
柄子、 刀柄;勺柄;曲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