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3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35:49
火力发电是指利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锅炉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的过程。这是一种传统的电力生产方式,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
火力发电一词源于对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热能的描述,随着工业革命和技术进步,这一词汇逐渐成为电力行业的标准术语。
在工业化国家,火力发电曾是主要的电力来源,但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其地位逐渐被可再生能源所取代。火力发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能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影响。
火力发电往往与工业污染、气候变化等负面议题相关联,给人带来一种沉重和担忧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经历中,火力发电可能与家乡的工业发展、空气质量变化等话题相关。例如,小时候家乡的火力发电厂是最大的污染源之一,但随着环保政策的实施,情况有所改善。
在诗歌中,可以将火力发电比喻为现代文明的“火焰之心”,象征着人类对能源的渴望和对环境的挑战。
在不同语言中,火力发电的表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概念——利用化石燃料产生电力——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英语中,火力发电可以称为“fossil fuel power generation”。
火力发电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电力生产的一种方式,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和对环境的影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火力发电的含义和背景,有助于更深入地探讨能源政策和环境问题。
1.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
3.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4.
【电】
(形声。从雨,申声。本义:闪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电,阴阳激耀也。 、 《五经通义》-电,电光也。 、 《谷梁传·隐公九年》。疏:“霆者,霹雳之别名。有霆必有电,故传云:‘电,霆也。’按,霆,电实同一词,后来歧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
【组词】
电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