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1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9:17:27
口快:指说话迅速,不加思索,有时也指说话直率,不考虑后果。
“口快”一词源于汉语,字面意思是指说话的速度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包括说话的直率和不经思考的特性。
在文化中,“口快”有时被视为一种缺点,因为人重视“言多必失”和“三思而后行”。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口快也可能被视为真诚和直率的体现。
“口快”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既欣赏其真诚直率,又担忧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联想上,可能会想到那些因为说话太快而经常陷入麻烦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非常口快,经常在会议上说出一些未经深思熟虑的意见,虽然他的意见有时很有价值,但也常常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口快”:
她的唇如箭,口快如风,
言辞直击,不留余地。
视觉上,“口快”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说话时嘴巴快速张合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快速、连续的说话声。
在英语中,“口快”可以对应到“blunt”或“outspoken”,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也既有正面也有负面的含义。
“口快”是一个描述说话风格的多面词汇,它既有直率真诚的一面,也有可能带来沟通障碍的一面。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口快”的复杂性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说话的时机和方式。
1.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
2.
【快】
(形声。从心,(guài)声。本义:高兴,痛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快,喜也。 、 《战国策·秦策》-文信侯去而不快。 、 《史记·魏公子列传》-心不快。 、 《后汉书·班超传》-快意留之,非忠臣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则不快吾意。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若所为诚快。
【组词】
快观、 快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