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4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47:05
词汇“摽摘”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分析这个词汇,假设它是一个合成词,由“摽”和“摘”两个字组成。
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推测“摽摘”可能意味着“紧紧地选取或取下某物”。
由于“摽摘”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坚决或急切的动作,如在采摘果实时的急迫感。
由于“摽摘”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如果它是合成词,那么“摽”和“摘”的词源可以分别追溯到古汉语的使用。
在现代社会中,“摽摘”这个词可能不会出现在日常对话或文学作品中,因此它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有限。
这个词可能给人一种急切、专注的情感反应,联想可能与采摘、选择等动作相关。
由于“摽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较少。在描述某种急切或专注的动作时,可以使用这个词来增加表达的生动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摽摘”来形容一种强烈的情感或动作,例如: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果园中急切地采摘果实的场景。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树叶的沙沙声和果实的掉落声。
由于“摽摘”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尽管“摽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通过假设和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它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1.
【摽】
捶胸;击。
【引证】
《说文》-摽,击也。从手,票声。字亦作抛。 、 《诗·柏舟》-寤辟有摽。 、 《左传·哀公十二年》-长木之斃,无不摽也。
【组词】
摽辟
落下。
【引证】
《诗·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
【组词】
摽落、 摽梅
2.
【摘】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啻(chì)声。本义:用手采下或取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摘,摭果树实也。 、 《广雅》-摘,取也。 、 《新唐书·承天皇帝传》-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以摘之。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摘而藏之。
【组词】
摘胆剜心、 摘肩儿、 摘青、 摘瓜抱蔓、 摘桃子、 摘棉花;摘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