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3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33:20
“敌人”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与自己或自己所属的团体、国家等处于对立状态的个人、团体或国家。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对自己或自己的利益构成威胁或进行攻击的对象。
在文学中,“敌人”常常被用来象征冲突和对抗,如在战争小说中,敌人可能代表邪恶或不公正的力量。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对立关系,如商业竞争对手或个人恩怨。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国际关系,敌人可能指具体的敌对国家或组织。
同义词:对手、敌手、仇敌、敌对者 反义词:朋友、盟友、伙伴、同盟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具体情境的使用。例如,“对手”可能更多用于竞技或商业环境,而“仇敌”则带有更深的个人恩怨色彩。
“敌人”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可能与军事冲突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包括任何形式的对抗和冲突。
在许多文化中,敌人往往被描绘为需要克服的障碍,这种观念在英雄故事和神话中尤为常见。在现代社会,敌人的概念也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紧密相关。
“敌人”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对抗和冲突。它可能引发恐惧、愤怒或警惕的情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与他人产生矛盾,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敌人。例如,在工作中,与同事的竞争可能导致彼此间的紧张关系。
在诗歌中,可以将“敌人”作为隐喻,用来描述内心的冲突或与自己过去的斗争。
视觉上,敌人可能让人联想到战争电影中的战斗场景或历史画作中的战场。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战争的炮火声或紧张的背景音乐。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enemy”,法语中的“ennemi”,德语中的“Feind”,虽然具体词汇不同,但都表达了类似的敌对概念。
“敌人”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社会中的基本冲突和对抗。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有助于更好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社会关系。
1.
【敌】
(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敌,仇也。 、 《尔雅》-敌,匹也。 、 《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四国之兵敌。 、 《国语·楚语》-且夫自敌以下。 、 《国语·周语》-敌国宾至。 、 《孙子·谋攻》-敌则能战之。
【组词】
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 敌礼、 匹敌、 势均力敌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