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6:29
“三秋”这个词汇在中文里有几个不同的含义:
“三秋”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后来在唐宋诗词中频繁出现,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文学意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也逐渐丰富,从字面的三个秋天扩展到比喻时间的长久。
在**文化中,秋天常被赋予丰收和成熟的象征意义,因此“三秋”也常带有积极的时间累积和成果的意味。
“三秋”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时间的流逝和积累,以及随之而来的成熟和变化。它让我联想到季节的循环和生命的成长。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长时间的旅行后,用“三秋”来形容我对家的思念和归来的喜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三秋”:
三秋的思念,如落叶堆积, 在心田里,悄然生根。
“三秋”让我联想到秋天的景色,金黄的落叶和凉爽的微风。听觉上,可能是秋风扫过落叶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ree autumns”,但较少有文化上的深层含义。
“三秋”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承载了人们对季节变化和生命成熟的感悟。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和理解。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秋,禾谷熟也。 、 《尔雅》-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 、 《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秋者,少阴之选也。 、 《月令章句》-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 、 宋·范成大《颜桥道中》-处处田畴尽有秋。 、 赵树理《福贵》-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
【组词】
麦秋、 秋麦、 秋禾、 秋成、 秋苗、 秋实、 秋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