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7:39
词汇“懦靡”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懦”通常指软弱、胆小,而“靡”在古汉语中有倒下、消散的意思,但在“懦靡”这个词中,它的意义并不明确。因此,我们可以推测“懦靡”可能指的是一种软弱无力的状态或行为。
懦靡之人,心若浮萍,
风起时,无处安身。
勇敢之心,坚如磐石,
任风雨,屹立不倒。
1.
【懦】
(形声。从心,需声。本义:胆小,含有软弱之意;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懦,驽弱者也。 、 《国语·晋语》-少懦于诸侯。 、 《战国策·齐策》-而性懦愚,沉于国家大事,开罪于先生。 、 《左传·僖公二年》-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 、 《三国演义》-众皆笑其懦,不青坚守。 、 唐·韩愈《原毁》-懦者必怒。
2.
【靡】
(形声。从非,麻声(mǐ)。本义:无;没有)。
同本义 。
【引证】
《尔雅》-靡,无也。 、 《诗·小雅·采薇》-靡室靡家。 、 《诗·邶风·泉水》-靡日不思。 、 《战国策·秦策》-靡不有初。 、 《聊斋志异·促织》-靡计不施。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靡不毕现。
【组词】
靡有孑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