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07:2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7:29:39
“下笔”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开始写作或绘画的动作。基本含义是指从思考到实际动手创作的过程,通常用于描述写作、绘画或其他形式的创作活动。
“下笔”这个词汇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是指用笔在纸上书写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包括绘画和其他形式的创作活动。在现代汉语中,“下笔”仍然保留着其原始的书写含义,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创作语境中。
在**文化中,“下笔”常常与文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象征着知识分子的创作活动。在社会背景中,“下笔”也常被用来形容专业人士或艺术家的工作状态,强调其专业性和创造性。
“下笔”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专注和创造力的象征。它让我联想到一个安静的环境中,一个人全神贯注地进行创作的场景,这种场景往往带有一种宁静和深思的氛围。
在我的生活中,“下笔”这个词汇常常出现在我写作或绘画的时候。每当我开始一个新的项目,我都会深呼吸,然后下笔,这个动作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开始,它标志着从思考到实践的转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下笔”:
在寂静的夜里,我下笔
字迹在纸上跳跃,如同星辰
每一笔,都是心灵的低语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作家坐在书桌前,灯光柔和,笔尖在纸上轻轻滑动。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一段轻柔的钢琴曲,伴随着笔尖在纸上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下笔”可以对应为“put pen to paper”或“start writing”。这些表达虽然在字面上略有不同,但都传达了开始创作的含义。
“下笔”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动作的描述,更是一种创作状态的象征。通过深入学和分析“下笔”,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个人表达中的意义。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笔】
(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 、 《礼记·曲礼》-史载笔,士载言。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不能竟书而搁笔。
【组词】
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 笔帕之敬、 笔楮难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