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0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08:43
词汇“房柁”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旧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建筑中的特定结构。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房柁”进行深入分析:
“房柁”是指古代建筑中支撑屋顶的横梁,通常位于房屋的正中,是房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建筑学和文学作品中,“房柁”可能会被提及,用以描述建筑的稳固性和宏伟。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除非是在讨论古代建筑或历史文献时。
“房柁”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更常用“横梁”等词汇来描述类似的建筑结构。
在古代**,建筑技术和材料的选择对房屋的稳固性至关重要,因此“房柁”这样的词汇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建筑质量的重视。
提到“房柁”,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建筑的宏伟和历史的厚重感,带来一种沉稳和庄严的情感反应。
由于“房柁”是一个较为专业的词汇,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但在参观古建筑或阅读相关文献时,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增加对古代建筑结构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建筑的诗歌时,可以使用“房柁”来增添历史的氛围:
古宅深巷中,房柁横空立,
岁月雕刻痕,风雨不动摇。
想象一座古老的宅院,房柁横跨在屋顶之上,支撑着整个建筑的重量,这种视觉形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劳动的成果。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建筑结构可能有不同的名称,但功能和重要性大致相同。
“房柁”作为一个古旧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建筑技术和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它不常出现,但了解其含义和背景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库。
1.
【房】
(形声。从户,方声。上古边室皆用单扇门(即“户”),庙门大门才用双扇门,故“房”从“户”。本义:正室左右的住室)。
古代堂中间叫正室,两旁的叫房。
【引证】
《说文》-房,室在傍者也。 、 《六书故》。段曰:“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桂馥曰:“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房,室旁夹室也。 、 《仪礼·乡食礼》-记宰夫宴出自东房。 、 《书·顾命》-在东房。 、 《左传·宣公十七年》-郤子登,妇人笑于房。
【组词】
厢房、 房植、 房奥
2.
【柁】
房架前后两个柱之间的大横梁。
【引证】
浩然《艳阳天》-柁檩椽架全被烟火蒸气熏得油黑油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