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0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01:36
含笑:字面意思是指面带笑容,心情愉悦的状态。基本含义是指在某种情境下,人们因为高兴、满意或者礼貌而露出微笑。
“含笑”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组合“含”和“笑”分别表示“包含”和“笑容”,合起来即表示包含笑容的状态。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在**文化中,“含笑”常与礼貌、友好和积极的态度联系在一起。在社交场合,保持含笑的表情被视为一种礼貌和修养。
“含笑”给人以温暖、亲切和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愉快的社交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含笑”来形容那些在困难面前依然保持乐观态度的人,这种态度总能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含笑开,花间蝶舞乐无边。”
看到“含笑”这个词,我联想到温暖的阳光下,人们面带微笑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轻快的音乐,如钢琴曲《月光》。
在英语中,“含笑”可以对应为“smiling”或“with a smile”。在不同文化中,微笑的含义和接受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被认为是积极的表情。
“含笑”这个词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描述一个简单的面部表情,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社交礼仪的体现。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并正确使用“含笑”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沟通的效果。
1.
【含】
古时丧葬时放在死人口里的珠玉 。天子用玉,诸侯用璧,士用米贝。
【引证】
《左传·文公五年《释文》:含作唅。《说文》作琀。-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 《周礼·天官·玉府》-大丧共(供)含玉。 、 《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 、 《谷梁传·隐公元年》-贝玉曰含。 、 《战国策·赵策三》-死则不得饭含。
2.
【笑】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笑,喜也。 、 《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 、 《易·萃》-一握为笑。 、 《诗·卫风·氓》-载笑载言。 、 、 《列子·汤问》-两小儿笑曰。 、 《论语·宪问》-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 、 《聊斋志异·狼三则》-止增笑耳。 、 《列子·汤问》-笑而止之。 、 清·周容《芋老人传》-笑而不顾。
【组词】
笑唏唏、 笑咍咍、 笑浪、 笑面夜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