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3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1:35
词汇“峭丽”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峭”和“丽”。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峭丽”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峭”字通常指山势险峻,或者形容事物刚硬、挺拔;“丽”字则指美丽、漂亮。因此,“峭丽”可以理解为既险峻又美丽,形容自然景观或艺术作品既具有雄伟险峻的特点,又不失美丽动人的风采。
“峭”字古已有之,源自《说文解字》,原意为山势险峻。“丽”字同样历史悠久,源自《诗经》,原意为两鹿并行,引申为美丽。两者结合形成的“峭丽”一词,可能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已有使用,但具体起源难以考证。
在文化中,山水画和诗歌常常赞美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美丽,“峭丽”一词恰好体现了这种审美情趣。它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崇尚。
“峭丽”一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它让人联想到壮观的自然景观,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在旅行中,我曾亲眼目睹过一座峭丽的山峰,那种既险峻又美丽的景象,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峭丽”:
峭丽的山峰,矗立在云端,
晨曦中,金光洒满峰巅。
想象一幅画面:一座峭丽的山峰,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壮丽。配合上悠扬的古典音乐,可以增强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ajestic”(宏伟的)和“stunning”(令人惊叹的),但它们并不能完全传达“峭丽”所包含的险峻与美丽的双重意义。
通过对“峭丽”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所蕴含的丰富意义和文化价值。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的精确使用,以更好地传达我的思想和情感。
1.
【峭】
(形声。从山,肖声。《说文》:从阜。本义:陡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峭,陵也。从阜,肖声。斗直曰峭。 、 《广雅》-峭,高也。字亦作峭。 、 《淮南子·脩务》-上峭山。 、 《韩非子·内储说上》-涧深,峭如墙。 、 宋·沈括《梦溪笔谈》-峭拔险怪。 、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峭拔秀丽。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峭壁拔起。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峭壑阴森。
【组词】
峭拔、 峭岸、 峭谷、 峭坂、 峭卓、 峭岫、 峭削、 峭峙、 峭峭
2.
【丽】
(形声。从鹿,丽声。其字本作“丽”,后加“鹿”,成为形声字。鹿形丽声,鹿成对,并驾。本义:成群;结伴;成对)。
成对 同: 俪
【引证】
《小尔雅·广言》-丽,两也。 、 《汉书·扬雄传上》。师古曰:“丽,并驾也。”-丽钩芒与骖蓐收兮。 、 《周礼·夏官·校人》-丽马一圉。 、 《诗·鄘风·干旄》。孔颖达疏引三国魏·王肃曰:“夏后氏驾两谓之丽。”-良马五之。 、 刘勰《文心雕龙》-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
【组词】
丽限、 丽偶、 丽辞、 丽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