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0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01:56
减幅: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减少的幅度,通常用来描述某个量或数值在一定时间或条件下的减少程度。在数学和统计学中,减幅可以指一个序列中相邻元素之间的差值,如果是负数,则表示数值在减少。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减幅可能用来描述人物情感的变化,如“他的热情减幅明显”。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减幅可能用来描述物品价格的下降,如“这个月手机的价格减幅很大”。 专业领域:在经济学中,减幅可能用来描述GDP、失业率等经济指标的下降。
同义词:降幅、减少量、缩减程度 反义词:增幅、增加量、增长程度
词源:减幅这个词是由“减”和“幅”两个字组合而成,其中“减”表示减少,“幅”原指布匹的宽度,后引申为程度或范围。 演变:随着经济和统计学的发展,减幅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各种减少的情况。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人们更频繁地使用“减幅”这个词来描述经济指标的下降,反映了社会对经济状况的关注。
情感反应:减幅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色彩,因为它通常与损失或不利变化相关联。 联想:提到减幅,可能会联想到经济衰退、企业亏损等负面情境。
在个人生活中,减幅可能用来描述个人财务状况的变化,如储蓄的减少或债务的增加。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青春的色彩减幅,留下的只是回忆的灰烬。”
视觉联想:减幅可能让人联想到图表中下降的线条,或者是逐渐减少的数字。 听觉联想:在描述减幅时,可能会使用低沉的声音来传达减少的感觉。
在英语中,“减幅”可以对应为“decrease in magnitude”或“reduction in extent”,但其使用频率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减幅这个词在描述减少的情况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在专业领域中广泛应用,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各种减少的情况。
1.
【减】
(形声。从水,咸声。本义:减少,由全体中去掉一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减,渻也。 、 《广雅》-减,少也。 、 《管子·宙合》-减,尽也。 、 《韩诗·巧言》。传:“少也。”-谮始既减。 、 《左传·文公十七年》-克减侯宣多。 、 《汉书·元帝纪》-太仆减谷食。 、 清·张廷玉《明史》-为减舆从。 、 清·方苞《狱中杂记》-增减要语。 、 清·洪亮吉《治平篇》-今昔而减。 、 清·袁枚《祭妹文》-减一分则喜。
【组词】
减算、 减膳、 减了口里的
2.
【幅】
(形声。从巾,畐(fú)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声符“畐”训“满”(参“福”字条),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布帛的宽度(广)与“满”有相通之处,故可以引申。本义: 布帛的宽度)。
同本义。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今为布帛、呢绒等宽度的通称。
【引证】
《说文》-幅,布帛广也。 、 《汉书·食货志》-布帛二尺二寸为幅。 、 《仪礼·士丧礼》。注:“半幅一尺,终幅二尺。”-半幅终幅。 、 《诗·小雅·采菽》。注:“邪缠束,故名邪幅。”-邪幅在下。 、 《后汉书·符融传》。注:“以一幅为之。”-幅巾。
【组词】
单幅,双幅;宽幅的白布;幅裂、 幅巾、 幅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