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3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35:27
词汇“劲廉”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们无法从常规的词典中找到其确切的定义和用法。然而,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劲”通常指力量、活力或强烈的程度,而“廉”则常指廉洁、不贪污。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劲廉”可能指的是一种既有力量又有廉洁品质的状态或特质。
由于“劲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如果存在使用,它可能出现在特定的文学作品或专业领域中,用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具有强烈的廉洁精神和活力。
由于“劲廉”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可能不常见或不真实:
同义词可能包括“廉洁有力”、“清廉强健”等,而反义词可能包括“腐败无力”、“贪污懒惰”等。
由于“劲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难以考证。它可能是某个特定语境或文化背景下的创造性组合。
在强调廉洁和活力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劲廉”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既有道德操守又有行动力的人或组织。
对于个人而言,“劲廉”可能引发对正直和活力的积极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在困难面前依然保持廉洁和坚强的人。
由于“劲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劲廉”融入到描述一个既有道德操守又有行动力的人物形象中,例如在小说或诗歌中描绘一个廉洁的官员如何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原则和活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充满活力的人物形象,他的眼神坚定,举止正直,体现出“劲廉”的特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激励人心的演讲或音乐,传达出力量和廉洁的信息。
由于“劲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尽管“劲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通过对它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词汇组合的可能性,以及它在特定语境下的潜在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探索不常见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1.
【劲】
(形声。从力,巠声。本义:强劲有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劲,彊也。 、 《字林》-劲,强也。 、 《礼记·乐记》-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 、 《战国策·宋策》-夫梁兵劲而权重。 、 《列子·说符》-孔子之劲。 、 《淮南子·说林》-弓先调而后求劲。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良将劲弩守要塞。 、 《战国策》-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风力虽尚劲。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此劲敌也。
【组词】
刚劲;劲弩、 劲酒、 劲节、 劲武、 劲猛、 劲兵、 劲卒、 劲勇、 劲锐
2.
【廉】
(形声。从广(yǎn),兼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厅堂的侧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户五尺,士三尺。堂边皆如其高。-廉,仄也。 、 《仪礼·乡饮礼》。郑玄注:“侧边曰廉。”-设席于堂廉东上。 、 《汉书·贾谊传》-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