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4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1:43:35
“人情味”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温暖和亲切感。它通常用来形容一种充满关怀、理解和同情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环境。
“人情味”一词源于汉语,历史悠久,但其具体起源难以考证。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逐渐丰富,从最初的人际情感扩展到社会环境的评价。
在**传统文化中,“人情味”被视为一种美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互助。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情味有时被视为一种稀缺资源,需要人们共同努力去维护和培养。
“人情味”这个词让我联想到温馨的家庭聚会、朋友间的真诚交流,以及在困难时刻得到的帮助和支持。它唤起了我对人际关系中温暖和关怀的向往。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陌生的城市迷路,一位当地居民主动带我找到了目的地,这种无私的帮助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情味的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人情味”:
在喧嚣的街头,
我寻找那一抹人情味,
它如春风拂面,
温暖了心扉。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老式的咖啡馆,人们低声交谈,服务员微笑着送上咖啡,背景音乐是柔和的爵士乐。这样的场景充满了人情味,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在英语中,“人情味”可以对应为“human touch”或“human warmth”,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人情味”是一个充满情感和温度的词汇,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要忘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关怀。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人情味”这个词,有助于我更好地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理解,促进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
3.
【味】
(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味,滋味也。 、 《周礼·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 《鹖冠子·泰录》-味者,气之父母也。 、 《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 、 《吕氏春秋·察今》-一镬之味。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其味皆苦。 、 、
【组词】
味如嚼蜡、 入味、 味口、 味欲、 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