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8:03
人情: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有多种含义,基本含义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社交礼仪、恩惠或债务等。它可以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也可以指社会交往中的礼节和*俗。
“人情”一词源远流长,最早见于《礼记·礼运》:“人情之所欲,天理之所不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逐渐丰富,涵盖了情感、社交、道德等多个层面。
在**传统文化中,“人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涉及到人际关系的处理和社会秩序的维护。它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仁爱”和“礼”的思想。
“人情”这个词常常让我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互助,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压力和负担,尤其是在需要还人情债的时候。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因为帮助了一个朋友而得到了他的人情,后来在我需要帮助时,他也毫不犹豫地回报了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人情”:
春风拂面人情暖,
秋雨连绵世态凉。
看到“人情”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描绘家庭团聚或朋友相聚的温馨画面,听到一首表达友情或亲情的歌曲。
在英语中,“人情”可以对应“human feelings”或“social obligations”,但这些词汇并不能完全涵盖“人情”在中文中的丰富含义。
“人情”是一个非常丰富且复杂的词汇,它不仅涉及情感交流,还涉及到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人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