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8:17
朱轓皂盖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朱、轓、皂、盖。其中,“朱”指的是红色,“轓”是指古代车上的装饰物,“皂”是指黑色,“盖”则是指车上的遮盖物。整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红色的车轓和黑色的车盖,通常用来形容古代官员的马车或仪仗。
在文学作品中,朱轓皂盖 常用来描绘古代官员的威严和尊贵,尤其是在描述历史场景或宫廷生活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小说、古装剧或相关的学术讨论中,它是一个精确且富有文化内涵的表达。
朱轓皂盖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礼仪制度,特别是在描述官员的出行仪仗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古代官员出行方式的专用词汇。
在**古代社会,颜色和装饰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朱色代表尊贵和权威,黑色则代表稳重和庄严。因此,朱轓皂盖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装饰,更是一种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这个成语给人以庄重、尊贵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生活和官员的威严。在现代,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历史的怀旧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我曾看到过描绘朱轓皂盖的古代马车模型,这让我对古代的礼仪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歌时,我可能会写道:“朱轓皂盖映日辉,宫墙深锁旧梦回。”
想象一幅画面:一辆装饰着朱轓皂盖的马车缓缓驶过古代的街道,马蹄声和车轮声交织,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olden carriage”(金色马车),用来形容皇室或贵族的豪华交通工具。
朱轓皂盖 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色。在学这个成语的过程中,我更加欣赏汉语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细腻的表达方式。
朱轓皂盖,古无滥秩。
~来托宿,不听灵君专此屋。
1.
【朱】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 本义:赤心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
2. 【轓】 古代车箱两旁反出如耳的部分,用以障蔽尘泥。 车:“昆云今驾鹿~游。”。
3.
【皂】
皂斗的略称(指栎实、柞实等),其壳斗煮汁,可以染黑,本作“皁”,后作“皂”。
【引证】
《周礼·地官·大司徒》-一日山林,其植物宜皂物。
【组词】
皂物
旧时衙门内的差役。
【引证】
《儒林外史》-官府坐在三堂上,叫值日的皂头把万中书提了进来。
【组词】
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羊羔、 皂快壮健、 皂快、 皂头、 皂舆、 皂衣、 皂役、 皂班、 皂人
4. 【盖】 古地名 。战国齐盖邑,汉置盖县,北齐废。故城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