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0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07:45
印度草: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一种原产于印度的植物,学名为 Cannabis indica。它是一种大麻植物,与 Cannabis sativa 同属大麻科,但具有不同的形态和药理特性。印度草因其含有精神活性成分 THC(四氢大麻酚)而闻名,常被用于药用和娱乐用途。
印度草一词源于其原产地印度,随着大麻的全球传播,这个词也被广泛接受。在18世纪,随着欧洲人对印度的探索,大麻植物及其制品开始在欧洲流行,随后传播到美洲和其他地区。
在印度,大麻有着悠久的历史,被用于**仪式和传统医学。然而,在全球范围内,大麻的使用和法律地位存在很大差异,一些国家将其视为非法药物,而另一些国家则允许其在医疗或娱乐用途上的合法化。
印度草可能引发放松、愉悦的情感反应,也可能与逃避现实、冒险或争议相关联。在不同的文化和个人经历中,这些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这部分内容需要个人经历,因此无法提供具体内容)
在诗歌中,印度草可以被描绘为一种连接物质与精神的桥梁,例如:
在月光下,印度草轻轻摇曳,
它的香气,是通往梦境的钥匙。
印度草可能让人联想到热带雨林的绿色植物,或是与大麻相关的音乐风格,如雷鬼音乐。
在不同文化中,大麻的名称和使用情况差异显著。例如,在西班牙语中,大麻被称为“marihuana”,在阿拉伯语中称为“حشيش”(hashish)。
印度草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指代一种植物,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法律意义。了解和学*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大麻在全球范围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印】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印,执政所持信也。 、 蔡邕《独断》-玺者,印也。印者,信也。 、 《苍颉篇》-印,验也。 、 《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玺谓之印。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每字为一印。 、 、 、
【组词】
印务、 印券、 印佩、 印牌、 印囊、 印曹
2.
【度】
估计,推测。
【引证】
《史记·项羽本纪》-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组词】
忖度、 测度;度空儿
衡量。
【引证】
《礼记·王制》。释文:“量也。”-度地居民。
3.
【草】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引证】
《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 、 《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大草不生。 、 《吕氏春秋·本味》-草食者羶。 、 《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草苴比而不芳。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组词】
除草;粮草、 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 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