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3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34:47
词汇“不瞬”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来源于古汉语,意指不眨眼或不间断地注视。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一词汇进行分析:
“不瞬”字面意思是指眼睛不眨动,保持持续的注视状态。在古汉语中,它常用来形容专注或警惕的状态。
“不瞬”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特定语境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古代文化中,“不瞬”可能与专注、警觉或深情等情感状态相关联,反映了古人对精神集中和情感表达的重视。
这一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专注、深情或警觉的情感状态,给人以静谧而深沉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这一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创作或表达中,它可以用来增强语言的韵味和深度。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她不瞬地凝视着湖面,心中的波澜与夜色交织。”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夜晚静静地注视着远方,眼神坚定而不瞬。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夜晚的宁静或心跳的节奏。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目不转睛”在不同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表达方式。
“不瞬”这一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对于理解古代文学和语言的韵味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适当地运用这类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瞬】
(形声。从目,舜声。本义:眨眼)。
同本义。
【引证】
《列子·汤问》-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组词】
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