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6:30
牙门旗:在古代**,牙门旗是一种特殊的旗帜,通常用于军事指挥和标识。它悬挂在军营的门口或战场上,作为指挥官的标志,象征着军队的权威和纪律。
文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牙门旗常被用来描绘战争场景,增强故事的紧张氛围和历史感。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题材的讨论或军事爱好者的交流中可能会提及。 专业领域:在军事历史研究或古代军事装备复原的专业领域中,牙门旗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同义词:军旗、指挥旗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考虑与和平、安宁相关的词汇作为对比。
词源:牙门旗的“牙门”源自古代军营的门口,因其形状似牙而得名。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牙门旗的制作材料和设计可能有所变化,但其作为军事标志的基本功能保持不变。
在古代**,牙门旗不仅是军事指挥的工具,也是国家权威和军事纪律的象征。它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秩序和纪律的重视。
牙门旗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激烈和军队的严明纪律。它可能唤起对历史的好奇和对古代英雄的敬仰。
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我曾被一面复原的牙门旗深深吸引,它让我对古代军事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写: “牙门旗下,铁骑如潮, 战鼓雷鸣,英雄豪。 旗帜飘扬,军心齐, 历史长河,永流传。”
想象一幅画面:在一片荒凉的战场上,一面牙门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战鼓声和号角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庄严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军事旗帜也有类似的功能和象征意义,如罗马帝国的鹰旗或中世纪欧洲的纹章旗。
牙门旗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承载着古代军事文化的信息,也激发了对历史的兴趣和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
1.
【牙】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引证】
《说文》-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 《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皮草齿牙。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组词】
牙祭、 牙疼咒
2.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
3.
【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 、 《广雅》-熊虎曰旗。 、 《周礼·春官》-师都建旗。 、 《周礼·司常》-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 、 《曹刿论战》-望其旗靡。
泛指各种旗帜。
【引证】
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礼记·月令》-以为旗章。 、 《管子·兵法》-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
【组词】
旗纛、 旗牌、 旗鼓、 旗头、 旗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