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1:5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1:56:02
平行六面体是一个几何学术语,指的是由六个平行四边形面组成的三维立体图形。它是一种特殊的棱柱体,其对角面也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六面体的一个重要特例是长方体,即所有面都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
在数学和物理学中,平行六面体常用于描述向量空间中的体积和方向。在文学和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直接使用,除非是在讨论几何学或相关专业领域时。
“平行六面体”一词源自希腊语“παραλληλεπίπεδον”(parallelepipedon),由“παράλληλος”(parallelos,平行)和“ἐπίπεδον”(epipedon,平面)组成。在古希腊数学中,这个概念就已经存在,并在现代数学中继续使用。
在建筑和设计领域,平行六面体的形状常用于创造现代和抽象的艺术作品。在教育中,它也是几何学教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平行六面体给人一种稳定和有序的感觉,尤其是当它是一个规则的长方体时。在抽象艺术中,不规则的平行六面体可以激发观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高中数学课上,我们经常使用平行六面体模型来理解向量和空间几何的概念。
在诗歌中,平行六面体可以象征稳定和秩序:
在数学的宇宙里, 平行六面体静静矗立, 六个面平行相望, 秩序与和谐共存。
平行六面体的图像常用于几何学教材和在线课程中,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空间关系。在音乐中,可以想象一种节奏模式,其结构类似于平行六面体的对称性。
在不同语言中,平行六面体的术语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几何概念是普遍的。例如,在西班牙语中,它被称为“paralelepípedo”。
平行六面体是一个重要的几何学概念,它在数学和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尽管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它在专业领域和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深化对空间几何和向量分析的理解。
1.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
3.
【六】
古国名 。故城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引证】
《春秋》-秋,楚人灭六。
古县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县。
【引证】
《汉书》-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都六。
4.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
5. 【体】 亲近的,贴心的。 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指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