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5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59:31
文书: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书面文件,通常指的是正式的书面材料,如合同、报告、信件、公文等。在法律、行政、商业等领域,文书是记录和传达信息的重要工具。
词源:文书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的是书写的工作或书写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演变为指代书面文件。
在许多文化中,文书是权威和正式性的象征。在政府和法律体系中,文书是记录和传递决策、法律和命令的主要方式。
文书往往给人以正式、严肃的印象,有时也带有繁琐、冗长的负面联想。在处理文书时,人们可能会感到压力和责任感。
在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处理各种文书,如合同、报告和会议记录。这些文书的准确性和格式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在诗歌中,可以将文书比喻为时间的见证者:
文书如老者, 记录岁月痕。 字字皆历史, 页页载风云。
在不同语言中,文书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document”和“paperwork”都与文书的概念相关。
文书作为书面文件的统称,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也是权威和正式性的象征。通过对文书的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