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0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00:14
文人:指从事文学创作或研究的人,通常指那些有文化修养、擅长文学艺术的知识分子。文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不仅创作文学作品,还参与社会评论和文化传承。
文人一词源自中国古代,最初指那些擅长文学和艺术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文人的含义逐渐扩展,包括了那些从事文学创作、研究和评论的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被视为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造诣,还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文人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唐诗宋词的繁荣。
文人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优雅、深沉和智慧。它可能唤起对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敬仰,也可能让人想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文化巨匠。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文人雅集,那是一个由当地作家和诗人组成的团体,我们定期聚会,分享创作和讨论文学。
诗歌: 文人墨客,笔下生花, 千古风流,一纸传家。
故事: 在那个古老的城市里,有一位老文人,他的书房里堆满了古籍和手稿,每天他都在那里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中,创作着属于他自己的故事。
视觉:想象一个安静的书房,书架上摆满了古籍,一位老者坐在书桌前,手持毛笔,正在书写。 听觉:可以联想到古琴的悠扬声音,或是书页翻动的沙沙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cholar”或“intellectual”,虽然它们都指有学识的人,但“文人”更强调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
文人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不仅代表了文学艺术的创作和研究,还象征着一种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在现代社会,文人的概念可能有所扩展,但其在文化和社会中的重要性依然不减。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