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0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00:43
扑救:这个词汇通常用于体育领域,特别是足球和篮球,指的是守门员或防守球员在对方射门或投篮时,通过跳跃、伸展或其他动作来阻止球进入球门或篮筐的行为。字面意思是指迅速而有力地进行救援或保护。
扑救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扑”(迅速向前冲)和“救”(救援、挽救)组成。在体育领域,这个词随着足球和篮球等**的发展而逐渐被广泛使用。
在体育文化中,扑救是守门员和防守球员技术的象征,常常被用来评价球员的表现。在社会背景中,扑救也常被用来形容任何紧急的救援行动,体现了社会对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的赞扬。
扑救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刺激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关键时刻的紧急行动相关。联想上,可能会想到守门员飞身扑球的画面,或是消防员勇敢救火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扑救可能被用来形容任何紧急的救援行动,如在工作中及时解决问题,或在家庭中处理突发**。
在诗歌中,可以将扑救比喻为生活中的关键时刻:
在生活的球场上, 我们都是守门员, 每一次扑救, 都是对命运的挑战。
扑救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体育比赛中的精彩瞬间,如守门员飞身扑球的画面,或是观众席上的欢呼声。
在不同语言中,扑救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都是指紧急的救援行动。例如,在英语中,足球守门员的扑救通常被称为“save”。
扑救这个词在体育领域中具有特定的技术含义,但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它也常被用来形容任何紧急的救援行动。这个词体现了人类在关键时刻的反应能力和英雄主义精神,是语言中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
1.
【扑】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击,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扑,挨也。 、 《广雅》-扑,击也。 、 《通俗文》-连杖曰扑。 、 《淮南子·说林》-荫不祥之木为雷电所扑。 、 《史记·刺客列传》-举筑扑秦皇帝,不中。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即扑杀汝。
【组词】
扑掌、 扑作教刑、 扑刑、 扑抶、 扑责、 扑枣
2.
【救】
(形声。从攴(pū),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救,止也。 、 《周礼·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 《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使之相救。 、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组词】
救止、 救祸、 救灭、 救熄、 救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