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8:28
“唯马首是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只看马的头,比喻只听从或追随某一个人的意见或领导。这个成语强调了盲从和缺乏独立思考的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盲目追随权威、缺乏批判性思维的人。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过分依赖或服从另一个人。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政治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领导力和追随者的关系。
同义词:盲从、随大流、唯命是从 反义词:独立思考、自主判断、独树一帜
同义词“盲从”强调缺乏判断力,而“唯命是从”则强调对命令的无条件服从。反义词“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强调个人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马首是瞻,不亦可乎?”原意是指跟随马头的方向,后来引申为盲目跟随某人。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和服从权威。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一种社会现象,即人们往往缺乏独立思考,过分依赖领导或权威的意见。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缺乏主见和创新精神的人。它提醒我们在追随他人时,也应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在团队工作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同事,他总是唯马首是瞻,从不提出自己的想法,这导致团队缺乏创新和进步。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权威的阴影下,我们唯马首是瞻,忘记了自由的翅膀。”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群人盲目跟随一个领头人,没有自己的方向。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一群人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缺乏个性和创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follow blindly”或“toe the line”,都表达了盲目服从的意思,但“唯马首是瞻”更具有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唯马首是瞻”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追随他人时,应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帮助我们理解和批评盲目服从的行为。
1.
【唯】
(形声。从口,隹(zhuī)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同本义。
【引证】
《助字辨略》朱注-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 、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
【组词】
唯阿、 唯俞、 唯唯、 唯诺
只有,只是。
【引证】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唯北狄野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唯余其一。 、 《吕氏春秋·慎行论》-唯巨石岿然。
【组词】
唯心(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 唯谨
2.
【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引证】
韩愈《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组词】
马伯乐、 马首、 马牌子、 马曹、 马圈、 马祭、 马绊、 马褐、 马祸、 马图
3.
【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天文志》-首,阳也。 、 《楚辞·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 、 《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 、 《战国策·燕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聊斋志异·狼三则》-以刀劈狼首。
【组词】
昂首;叩首;搔首;首功、 首虏、 首枕其股、 首丘、 首身分离
4.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5.
【瞻】
(形声。从目,詹(zhān)声。本义:向远处或向高处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瞻,临视也。 、 《尔雅》-瞻,视也。 、 《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 、 《诗·邶风·雄雉》-瞻彼日月。 、 《楚辞·离骚》。注:“观也。”-瞻前而顾后兮。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狟兮? 、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 、 《聊斋志异·促织》-细瞻景状。
【组词】
观瞻、 高瞻远瞩;瞻略、 瞻眄、 瞻相、 瞻视、 瞻察、 瞻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