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1:3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1:38:01
出师无名: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或名义。基本含义是指做某件事情缺乏正当的理由或借口,通常含有贬义。
在文学作品中,出师无名常用来批评那些无端挑起争端或冲突的行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组来描述某人做某事缺乏合理的解释或动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学,这个词组可能用来分析某些行动的合法性或正当性。
同义词:无理取闹、无端生事、无的放矢 反义词:有理有据、名正言顺、理直气壮
同义词之间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无理由程度和行为的负面影响程度不同。反义词则强调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出师无名源自**古代的军事用语,原指军队出征没有正当的名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缺乏正当理由的情境中。
在文化中,出师无名**强调了行动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这与儒家思想中的“名正言顺”相呼应。在社会交往中,这个词组常用来批评那些不讲道理或无端挑衅的行为。
这个词组给我带来的是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不公正和无理的行为。它提醒我在做任何事情时都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和计划。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一些项目或提议因为出师无名而被拒绝。这让我意识到在提出任何想法或计划时,都需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合理的解释。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这无名的战场上,出师无名的人,终将迷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战场的画面,士兵们茫然无措,因为没有正当的出征理由。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战鼓声和士兵的呐喊声,但背后却是无名的悲哀。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ithout a cause”或“without justification”,但这些表达没有出师无名在中文中那种强烈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出师无名这个词组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对行为正当性的强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词组,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不合理行为的批评。
莫离支杀君,虐用其下如檴阱,怨痛溢道,我出师无名哉?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 《书·伪泰誓》-王乃犬巡六师。 、 《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 、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