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0:58
“倜傥风流”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倜傥”和“风流”。其中,“倜傥”形容人洒脱不羁,豪放不羁;“风流”则指人的行为举止优雅、有魅力,常用来形容有才华、有风度的人。综合来看,“倜傥风流”形容一个人不仅外表英俊,而且内在才华横溢,行为举止潇洒自如,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倜傥”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风流”则更早,见于《诗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逐渐结合,形成了“倜傥风流”这一成语,用以形容人的外在和内在美。
在**传统文化中,“倜傥风流”常与文人墨客、才子佳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才华和美貌的推崇。
这个词组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优雅、才华和魅力,常用于赞美和欣赏。
在评价一位艺术家的表演时,我曾用“倜傥风流”来形容他的舞台风采,这不仅表达了他外在的魅力,也体现了他的艺术才华。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倜傥风流,诗酒趁年华。”
想象一位古装剧中的男主角,身着华服,手持折扇,步履轻盈,这种形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倜傥风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bonair”或“suave”,都带有优雅和魅力的含义。
“倜傥风流”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人的外在美,更强调了内在的才华和气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羡英年壮节堪多,似冰心在玉壶,散财结客,侠比三河,风流倜傥,名倾六辅。
这位许澄波,倒也十会~,不象个风尘俗吏。
1.
【倜】
a.超然或特出的样子;b.疏远的样子。
【引证】
洒脱,不拘束。
【引证】
、
2.
【傥】
(形声。从人,党声。本义: 洒脱不拘,不拘于俗)。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注:“无行检也。”-赞陈汤傥荡。 、 《汉书·史丹传》-貌若傥荡不备。
【组词】
倜傥
3.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4.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