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3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30:58
尼龙(Nylon)是一种合成纤维,由聚酰胺(polyamide)制成,具有高强度、耐磨、耐化学腐蚀等特性。尼龙最初在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杜邦公司开发,主要用于制造纺织品、绳索、齿轮等。
尼龙一词源自商标名“Nylon”,由美国杜邦公司在1930年代创造。这个词本身没有确切的词源,但它代表了合成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
尼龙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合成纤维时代的开始,对20世纪的纺织工业和消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尼龙袜尤其成为女性时尚的一个重要标志。
尼龙常让人联想到现代、高效和耐用。它也可能唤起对20世纪中叶美国消费文化的记忆,尤其是与女性时尚和广告相关的记忆。
在日常生活中,尼龙制品无处不在,从衣物到家居用品,再到工业材料。例如,尼龙绳常用于户外**和紧急救援。
在诗歌中,尼龙可以被用来象征现代生活的坚韧和适应性:
尼龙之线,坚韧如心, 穿越风雨,不曾断绝。
尼龙可能让人联想到光滑的表面和轻微的摩擦声,尤其是在穿着尼龙袜走动时。视觉上,尼龙制品通常呈现出均匀、光滑的外观。
在不同语言中,尼龙通常直接音译为“Nylon”,在各文化中都代表相同的合成纤维材料。
尼龙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合成纤维的一种,也反映了科技进步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在学*语言和表达中,了解尼龙及其相关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现代材料科学和消费文化。
1.
【尼】
阻止;阻拦。
【引证】
《墨子》-淫嚣不静,当路尼众。
【组词】
尼行、 尼阻
2.
【龙】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引证】
《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 《易·乾》-飞龙在天。 、 《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 《孔子家语·执辔》-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 、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
【组词】
龙工、 龙公、 龙渊、 龙章、 龙蛇、 龙文、 龙伯、 龙沼、 龙旌凤翣、 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