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5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53:45
涸辙枯鱼(hé zhé kū y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干涸的车辙中的死鱼。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处于极度困境中的人或事物,无法自救,只能等待外力的援助。
在文学作品中,涸辙枯鱼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悲惨境遇,如在古代诗词中描绘战乱或自然灾害后的凄凉景象。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书面语或演讲中,它可以用来强调某人或某事的绝望状态。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经济危机或社会问题的严重性。
同义词:穷途末路、山穷水尽、绝境逢生 反义词:如鱼得水、春风得意、锦上添花
涸辙枯鱼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如《庄子·外物》中有“涸辙之鲋”的比喻,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成语形式。这个成语在历史上的使用反映了人们对困境和绝望状态的深刻理解。
在文化中,涸辙枯鱼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仁”和“救”联系在一起,强调在他人困境时伸出援手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对社会和谐与互助的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沉重和悲哀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无助和绝望的画面。在表达时,它可以用来唤起听众的同情和关注。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次看到一个流浪狗在寒冷的街头瑟瑟发抖,那一刻它就像是一条涸辙枯鱼,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寒风中,涸辙枯鱼般的身影,
在城市的角落默默祈求一丝温暖。
想象一幅画面:一条鱼在干涸的车辙中挣扎,背景是荒凉的沙漠。这样的画面会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无助。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fish out of water”,但它更多指的是不适应环境,而不是处于绝境。
涸辙枯鱼这个成语深刻地描绘了困境和绝望的状态,它在文学和日常表达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语言的力量,以及如何在不同的语境中准确地传达情感和信息。
1.
【涸】
(形声。从水,固声。本义:失去水而干枯)。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诂》-涸,竭也。 、 《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水始涸。 、 《吕氏春秋·慎大》。注:“涸,枯也。”-商涸旱。 、 陆机《文赋》-兀若枯木,豁若涸流。
【组词】
涸辙、 涸泽、 涸流、 涸溜
2.
【辙】
(形声。从车,徹(chè)省声。本义:车迹,车轮碾过的痕迹)。
同本义。
【引证】
《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 《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
3.
【枯】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枯,槁木也。 、 《礼记·月令》-草木蚤枯。 、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唐·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 、 《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菀枯顷刻。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禾未枯。
【组词】
枯荣、 枯凋、 枯索、 枯梧、 枯鱼、 枯腊
4.
【鱼】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引证】
《说文》-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 、 《易·中孚》-豚鱼吉。 、 《论衡·指瑞》-鱼木精。 、 《仪礼·特牲礼》-鱼十有五。 、 《诗·邶风·新台》-鱼网之设。 、 《礼记·曲礼》-鲜鱼曰脡祭。 、 《吕氏春秋》-鱼上冰,獭祭鱼。 、 《史记·周本记》-白鱼跃入王舟中。
【组词】
鱼鲩冠儿、 鱼鳞册、 鱼烂、 鱼轩、 鱼脍、 鱼市、 鱼质龙文、 鱼米、 鱼秧、 鱼鱼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