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20
固垒:字面意思是指坚固的堡垒或防御工事。基本含义是指坚固的防御设施,常用来比喻难以攻破的障碍或坚定的立场。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固垒”常用来形容人物内心的坚定或外部环境的难以改变,如“他的信念如同一座固垒,坚不可摧。”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固垒”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固执或某个问题的难以解决,如“这个问题就像一座固垒,我们怎么也攻不破。”
专业领域:在军事或建筑领域,“固垒”特指坚固的防御工事,如“这座城堡的固垒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坚固。”
同义词:堡垒、坚垒、坚壁、坚城
反义词:软肋、弱点、破绽
词源:“固垒”由“固”和“垒”两个字组成。“固”表示坚固,“垒”表示防御工事。
文化意义:在**传统文化中,“固垒”常与坚韧不拔、坚定不移的品质相联系,如“固若金汤”就是形容防御工事非常坚固。
情感反应:“固垒”给人以坚固、不可动摇的感觉,有时也带有固执、难以改变的负面联想。
经历或故事: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个项目难题,就像一座固垒,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最终攻克了它。
诗歌:
固垒高筑,信念不移,
风雨无阻,岁月见证。
心中坚壁,外界难侵,
坚守初心,方得始终。
视觉联想:想到“固垒”,可能会联想到古老的城堡、坚固的城墙、防御工事等图像。
英语对应词汇:fortress, stronghold
理解:“固垒”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既可以指具体的坚固防御工事,也可以比喻坚定的立场或难以改变的事物。
1.
【固】
(形声。从囗(wéi),“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固,四塞也。 、 《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亦孔之固。 、 《左传·成公十六年》-脩陈固列。 、 《楚辞·招魂》-弱颜固植。 、 《吕氏春秋·达郁》-筋骨欲其固也。 、 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 《荀子·王霸》-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 、 《韩非子·难势》-良马固车。
【组词】
固项、 固阴、 固植
2.
【垒】
(形声。从土,畾(雷)声。本义:军壁,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垒,军壁也。 、 《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 、 《周礼·夏官·量人》-营军之垒舍。 、 《左传·僖公十九年》-因垒而降。 、 《左传·宣公十二年》-摩垒而还。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于城内更筑坚垒。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
【组词】
垒培、 垒尉、 垒和、 垒口、 垒舍、 深沟高垒;两军对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