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1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18:34
深沟固垒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深挖沟渠并加固堡垒,通常用来形容防御工事的坚固和严密。基本含义是指通过严密的防御措施来保护或巩固某个位置或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深沟固垒”常用来比喻某种难以攻破的防御或心理状态,如“他的心墙如同深沟固垒,外人难以窥探”。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军事或历史讨论中,它是一个专业术语,用来描述古代战争中的防御工事。
同义词:坚不可摧、固若金汤、牢不可破 反义词:不堪一击、脆弱、易破
“深沟固垒”这个词汇源自古代军事防御工事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比喻难以攻破的状态或心理防御。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中,深沟固垒是常见的防御策略,反映了古代军事家对防御工事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组更多用于比喻,强调某种状态或心理的坚固性。
这个词组给人一种坚固、不可动摇的感觉,常用于描述那些难以改变或突破的情况,给人以稳重和可靠的印象。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组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坚持己见、不易受外界影响的人或事,如“他的信念深沟固垒,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心之深沟,情之固垒,岁月悠悠,不变的是那份坚守。”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古城墙,深沟环绕,固垒高筑,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防御的坚固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mpregnable fortress”,用来形容同样坚固不可攻破的状态。
“深沟固垒”这个词汇不仅在军事历史中有其特定的含义,在现代语言中也常用于比喻那些坚固、难以改变的状态。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增强描述的深度和准确性。
江南江北一带官军,因此得以深沟固垒,卧守一冬。
1.
【深】
(形声。从水,深声(shēn)。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古水名 。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今潇水上源至江华县一段仍称深水。
【引证】
《说文》-深,深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
2.
【沟】
(形声。从水,冓(gōu)声。本义:田间水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沟,水渎,广四尺,深四尺。 、 《考工记·匠人》-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 、 《周礼·遂人》-十夫有沟,沟上有畛。 、 《孟子·离娄下》-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组词】
沟洫、 沟洫、 沟塍
3.
【固】
(形声。从囗(wéi),“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固,四塞也。 、 《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亦孔之固。 、 《左传·成公十六年》-脩陈固列。 、 《楚辞·招魂》-弱颜固植。 、 《吕氏春秋·达郁》-筋骨欲其固也。 、 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 《荀子·王霸》-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 、 《韩非子·难势》-良马固车。
【组词】
固项、 固阴、 固植
4.
【垒】
(形声。从土,畾(雷)声。本义:军壁,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垒,军壁也。 、 《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 、 《周礼·夏官·量人》-营军之垒舍。 、 《左传·僖公十九年》-因垒而降。 、 《左传·宣公十二年》-摩垒而还。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于城内更筑坚垒。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
【组词】
垒培、 垒尉、 垒和、 垒口、 垒舍、 深沟高垒;两军对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