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3:30
失政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失去正确的政治管理”,基本含义是指政府或领导者在执政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腐败或无能,导致国家治理不善,社会秩序混乱,民众利益受损。
在文学作品中,“失政”可能被用来批判历史时期的统治者或政府,如在历史小说或政治讽刺作品中。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批评当前的政治状况或某个具体的政治决策。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公共管理学中,“失政”可能被用来分析政府失败的原因和后果。
“失政”一词源于汉语,由“失”和“政”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失”意味着失去或错误,“政”则指政治或政府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用来描述政府或领导者的错误管理。
在**历史上,“失政”常常与朝代更迭、社会动荡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这个词被用来批评那些未能有效管理国家、忽视民众福祉的政府。
“失政”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混乱、不公和民众的苦难。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更好治理的渴望和对当前政治状况的不满。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失政”来评论某个国家的政治状况,或者在讨论历史**时提及某个时期的政府失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那失政的年代,
民众的呼声被淹没,
希望的灯塔黯淡无光,
唯有变革的火焰在心中燃烧。
“失政”可能让人联想到破败的街道、抗议的人群和悲伤的音乐,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对这个词的深刻印象。
在英语中,“失政”可以对应为“misgovernance”或“maladministration”,这些词汇在西方政治学中被广泛使用,用来描述类似的政治失败。
通过对“失政”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政治失败和社会问题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政治状况的看法,也让我意识到语言在反映和塑造社会现实中的力量。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