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2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23:24
“洒泪而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分别时流下眼泪。这个成语描绘了一种情感深重的离别场景,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在不得不分开时,因为情感深厚而难以抑制内心的悲伤,从而流下眼泪。
在文学作品中,“洒泪而别”常被用来渲染离别的悲伤氛围,增强情感的表达。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任何情感深重的离别场景,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恋人之间的分别。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关系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情感依恋和分离焦虑。
同义词:
反义词:
“洒泪而别”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其字面意思直接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离别情感的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表达深重离别情感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离别往往被赋予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尤其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离别常常伴随着泪水和悲伤。这种文化背景使得“洒泪而别”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深厚的情感基础和文化意义。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悲伤和不舍。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分开的人们,他们的泪水和情感表达让人感同身受。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与好友的洒泪而别,那是在我们大学毕业时,大家各自奔向不同的未来,那一刻的泪水和拥抱至今仍记忆犹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不解离人泪,洒泪而别情难已。”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火车站或机场的画面,人们拥抱着,泪水在脸颊上滑落。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悲伤的音乐,如钢琴曲《离别》。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earful goodbye”或“weeping farewell”,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情感上与“洒泪而别”相似。
“洒泪而别”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它让我意识到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情感和文化的传承。在学*和使用这个成语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离别的情感和文化意义。
众人都在江边,安排行枷,取酒食上船饯行,当下众人洒泪而别。
秦老手提一个小白灯笼,直送出村口,~。
1.
【洒】
(形声。从水,西声。本义:把水散布在地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洒,滌水也。古文以为灑掃言。 、 《字林》-洒,濯也。 、 《孟子》-一洒之者也。 、 《礼记·内则》-洒扫室堂及庭。
【组词】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洒削、 洒泼、 扫地先洒些水;洒酒、 洒削
2.
【泪】
(形声。从水,戾(lì)声。简化字“泪”是个从“水”从“目”的会意字。本义:眼泪)。
同本义。
【引证】
《晋书·羊祜传》-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坠泪碑。 、 《战国策·燕策》-士皆垂泪涕。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组词】
涕泪、 泪波、 泪泉、 泪球、 泪晶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