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1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17:36
词汇“[刳心雕肾]”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刳心雕肾”字面意思是指剖开心脏,雕刻肾脏,形容极度痛苦或极端的创作努力。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完成某项工作而不惜付出极大的代价或经历极大的痛苦。
“刳心雕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具体出处难以考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成为形容极度努力和牺牲的固定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勤奋和牺牲是美德,因此“刳心雕肾”这个成语在强调个人努力和奉献时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沉重和悲壮的感觉,让人联想到为了追求卓越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和勇气。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为了追求梦想或完成重要任务而付出巨大努力的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刳心雕肾为诗篇,字字珠玑泪满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艺术家在昏暗的工作室中,专注地雕刻着作品,汗水和泪水交织在一起的场景。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iling and moiling”或“toiling away”,虽然不完全对应,但都表达了类似的努力和牺牲的概念。
“刳心雕肾”这个成语深刻地表达了为了追求卓越和完成任务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1.
【刳】
(形声。从刀,夸声。本义:剖,剖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刳,判也。 、 《礼记·内则》-刲之刳之。 、 《伪泰誓》-刳剔孕妇。 、 王充《论衡》-引刀自刳其腹。
【组词】
刳割、 刳木、 刳肝、 刳胎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雕】
(形声。从隹(zhuī),周声。从“隹”,表示与鸟类有关。本义:大型猛禽。日间活动的大猛禽(鹰科)力大身大,形态优美,视力敏锐,飞行力强。也叫“鹫”)。
同本义。
【引证】
《书·太古誓》-流之为雕。 、 《史记·李将军列传》-是必射雕者也。 、 《山海经·南山经》-其状如雕而有角。 、 唐·王维《观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组词】
雕悍、 雕鸷、 雕鹗、 金雕;海雕;坐山雕
4.
【肾】
位于脊椎动物体腔内脊柱近旁的一对内脏器官,它排出尿液、尿酸和其它代谢的排泄物。
【引证】
《说文》-肾,水藏也。从肉,茞声。 、 《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
【组词】
肾肠、 肾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