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1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17:40
壮剧:壮剧是一种源自*壮族地区的传统戏剧形式,它结合了壮族的民间故事、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壮剧通常以壮族语言表演,反映了壮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俗。
壮剧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中被广泛讨论,它是研究壮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在口语中,壮剧可能更多地被提及在壮族社区的节日和庆典活动中。在专业领域,如民族学、戏剧学和音乐学,壮剧是一个研究的热点。
同义词:壮族戏剧、壮族戏曲 反义词:现代戏剧、西方戏剧(这些词汇代表了与壮剧不同的戏剧形式和文化背景)
壮剧的词源直接关联到壮族这一民族名称和戏剧这一艺术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壮剧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发展和变化,但它始终保持了壮族文化的核心特征。
壮剧在壮族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是娱乐的方式,也是传承历史和价值观的工具。壮剧的表演往往与壮族的传统节日和仪式紧密相关。
壮剧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好奇。它让我联想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有幸观看过一次壮剧表演,那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体验,让我对壮族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壮剧: “在壮剧的旋律中,古老的传说再次苏醒, 舞动的身影,诉说着山川的秘密。”
壮剧的视觉联想可能是色彩斑斓的服饰和精心设计的舞台布景。听觉联想则是悠扬的民族音乐和充满情感的唱腔。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壮剧的戏剧形式可能包括日本的能剧、印度的卡塔克舞剧等,它们都是各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壮剧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壮族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多样性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壮剧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珍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
【壮】
(形声。从士,爿(pán)声。本义:人体高大,肌肉壮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壮,大也。 、 《广雅》-壮,健也。 、 《方言》-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 、 《礼记·曲礼》-三十曰壮。 、 《史记·项羽本纪》-壮士,赐之卮酒。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 、 《逸周书》-男气壮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壮哉我中国少年。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三小姐长远勿见,好像壮仔点哉。
【组词】
壮浪、 壮盛、 壮勇、 壮武、 年轻力壮;兵强马壮;壮健
2.
【剧】
(形声。本义:甚;厉害,严重)。
同本义。
【引证】
《文选》注引《说文》。朱骏声曰:“即勮字之误文。”-剧,甚也。 、 《剧秦美新》-何其剧欤。 、 《汉书·扬雄传》-口吃不能剧谈。 、 《汉书·赵充国传》-即疾剧,留屯毋行。 、 《荀子·解蔽》-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